- 王峰;
民办高校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使命。在立德树人视域下探索党建育人创新路径,已成为推动新时代民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命题。当前,民办高校党建对高质量育人体系的引领不足,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尚不完善,被教育主体的时代特征对传统的育人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民办高校需以管理机制创新为驱动,强化多元协同育人模式,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同时,从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制度建设、实践教学创新等维度精准发力,探索党建育人新路径。
2025年04期 v.47;No.213 8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1K] - 李霜;韩丕国;李梦华;
枣梆是菏泽最具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之一,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近年来,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念的影响下,枣梆在文化传承中产生重大变革。高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以菏泽学院等为代表的高校在“两创”理念的指引下,设立戏曲表演专业,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简单、师资力量不足与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等问题。基于“两创”理念,为进一步提升枣梆教学质量,助力枣梆传承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对接市场需求和文化传承,优化教学内容;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建设,提升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
2025年04期 v.47;No.213 9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 陈举;
教师信念是教师对职业属性的价值认知,影响着教育硕士“何以为师”的知识建构维度。基于教育硕士“实践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可从“系统的学科知识、扎实的教学知识以及较强的实践知识”三个维度,梳理教育硕士教师信念生成的知识逻辑。然而,囿于当前教育硕士培养“学科知识边界化”“教育知识理论化”以及“实践知识程式化”的问题,教育硕士教师信念的生成遭遇“知识匮乏”的现实困境。为此,应以跨学科知识设置培养课程,拓宽教育硕士从教知识视野;突出科目教学知识指导作用,提升教育硕士从教知识自信;以实践性知识指导实习实践,提高教育硕士从教知识能力。
2025年04期 v.47;No.213 100-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1K] - 于文豪;
新时代好青年“敢担当”精神的培育有其深刻的内在逻辑,继承于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体现理论、文化与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目标导向涵盖家国情怀、崇德修身与创新精神,分别从思想、道德与实践层面为担当精神的培育指明方向,助力青年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在方法指向上,通过强化思想引领筑牢信念根基,加强实践历练提升能力素养,优化社会环境厚植文化氛围,全方位促进新时代好青年“敢担当”精神的养成,为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凝聚磅礴青春力量。
2025年04期 v.47;No.213 107-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7K] - 张娟林;俞冰;
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设计是教学理论研究的难题,也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但在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中仍存在核心素养导向不明晰、忽视学科知识的逻辑关联及学习目标设计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研究基于素养导向、学科知识整合与情境化任务三个维度,系统阐释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设计的价值取向,进而剖析出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思维层次理论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建构的指导作用,以期为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47;No.213 115-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