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服务乡村振兴的研究指向Research Direction of Humanities Economics Serv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New Era
尹雷,王志超
摘要(Abstract):
人文经济学命题的提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洞见与指引。分析人文经济学服务乡村振兴的研究指向,既有助于人文经济学研究畛域的拓展,也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工作的提质提效有所裨益。从乡村振兴的人文内涵、以人民为中心的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经济与文化的互化以及地方性知识的观照入手,可深描人文经济学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呈现。在此基础上,推动人文经济学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应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历史思维,重视实践研究。
关键词(KeyWords): 人文经济学;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YJC840035)
作者(Author): 尹雷,王志超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25.04.01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杜尚泽,潘俊强.总书记关注的这个题目,有中国的未来[N].人民日报,2023-07-10(1).
- [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12、44、137、121.
- [3]黄汉权,周振.新一轮乡村振兴规划的新内涵、新要求和重点任务[J].中国农村经济,2025(6):3-19.
- [4]胡钰.人文经济学视角下的乡村振兴路径[N].浙江日报,2024-01-29(7).
- [5]张丙宣,华逸婕.激励结构、内生能力与乡村振兴[J].浙江社会科学,2018(5):56-63+157-158.
- [6]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49.
- [7]任平,李扬,战炤磊,等.人文经济学:高质量发展的人文密码(笔谈)[J].探索与争鸣,2023(9):144-158+180.
- [8]王立胜,段博森.论文明学维度的人文经济学[J].人文杂志,2025(4):1-10.
- [9]陈浦秋杭,陈清华.人文经济的乘数效应: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径[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25(3):48-58.
- [10]何慧,郑霖豪,任羽卓.人文经济引领新时代乡村振兴:理论逻辑、现实挑战和实现路径[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3(10):52-55+157.
- [11]彭萌萌,王俊.人文经济学视域下江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研究[J].江南论坛,2024(7):14-18.
- [12]黄小刚,刘星.人文与经济相融共生:贵州台江“村BA”的人文经济学考察[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国家文化安全研究),2025,35(1):161-172.
- [13]刘亚琪,白点点,沈欣.人文经济学视域下乡村振兴的产业融合发展:以苏州市太湖雪蚕桑文化园为例[J].大众投资指南,2024(36):60-63.
- [14]任平.人文经济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的重大议程[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5(6):1-11+150.
-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5、405.
- [16]新华社新时代人文经济学课题组.新时代人文经济学[R/OL].(2023-12-03)[2025-08-01].https://www.news.cn/politics/2023-12/03/c_1130006373.htm.
- [17]李建华.协调发展的伦理价值:从理念变革到中国式现代化印证[N].光明日报,2025-06-23(15).
- [18]邹智贤.人文经济学何以可能?[J].哲学研究,2013(8):104-110.
- [19]项飙.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M].北京: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18:25.
- [20]何慧丽.新乡村建设试验在兰考[J].开放时代,2005(6):19-33.
- [21]张鹂.城市里的陌生人:中国流动人口的空间、权力与社会网络的重构[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3.
- [2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78.
- [2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40.
- [24]郑杭生.论“传统”的现代性变迁:一种社会学视野[J].学习与实践,2012(1):5-12.
- [25]陈恒,陈之殷.人文经济学:人文与经济如何互相赋能[N].光明日报,2025-07-17(7).
- [26]高云红,郑中玉.社会工程中的实践知识之意义与宿命:二元论视角下对斯科特《国家的视角》的论析[J].江汉学术,2020,39(6):122-128.
- [27]徐子涵,张立梅.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逻辑理路[J].菏泽学院学报,2025,47(1):19-27.
- [28]习近平.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23(9):4-14.
- [29]贺雪峰,王文杰.乡村振兴的战略本质与实践误区[J].东南学术,2022(3):86-94+248.
- [30]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 [31]高德步.从“照着讲”到“接着讲”到“自己讲”:中国经济学的历史发展与当代人文构建[J].经济纵横,2024(12):1-11+137.
- [32]李培林.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内生动力和路径选择[J].社会学研究,2023,38(6):1-17+226.
- [33]李友梅.以人民性引领中国特色社会学话语体系建设[J].中国社会科学,2023(2):99-119+206.
- [34]魏鹏举,冯星宇.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形成、基本内涵及内在逻辑[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46(2):1-12.
- [35]黄承伟.中国乡村全面振兴的标识性概念:基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范式分析[J].江淮论坛,2025(4):1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