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好青年“敢担当”精神培育的逻辑路向、目标导向与方法指向The Logic Direction, Goal Guidance, and Method Orientation for Cultivating the Spirit of Daring to Be Responsible among Good Youngers in the New Era
于文豪
摘要(Abstract):
新时代好青年“敢担当”精神的培育有其深刻的内在逻辑,继承于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体现理论、文化与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目标导向涵盖家国情怀、崇德修身与创新精神,分别从思想、道德与实践层面为担当精神的培育指明方向,助力青年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在方法指向上,通过强化思想引领筑牢信念根基,加强实践历练提升能力素养,优化社会环境厚植文化氛围,全方位促进新时代好青年“敢担当”精神的养成,为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凝聚磅礴青春力量。
关键词(KeyWords): “敢担当”精神;逻辑路向;目标导向;方法指向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安徽工业大学“沃土计划”项目(WTS202410);; 安徽省教育厅新时代育人质量工程重点项目(2024jyjxggyjY166)
作者(Author): 于文豪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25.04.01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71、60.
- [2]本报评论员.何以中国何以青年[N].中国青年报,2025-01-01(1).
- [3]王彤.当代青年“中国梦”的责任担当与实现路径[J].人民论坛,2013(23):34-36.
- [4]袁芳.历史主动精神涵养青年责任担当的独特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7):12-18.
- [5]王邦根,傅琼.优秀传统人伦道德涵养青年大学生使命担当路径探究[J].北京青年研究,2024,33(2):62-68.
- [6]史晶璐,成守勇.习近平关于青年担当精神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内在构成与价值意蕴[J].广西社会科学,2024(5):36-42.
- [7]张新奎,蔡小慎.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核心意涵及当代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5(2):25-31.
-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9.
-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5、459.
-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05.
-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70.
- [12]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32、2.
- [13]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N].人民日报,2021-04-20(1).
- [14]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8、218、7、44、8、23.
- [15]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62.
- [16]李春玲,高云浩.学业和就业竞争压力下大学生社会心态特征:基于2023年“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分析[J].青年探索,2024(5):17-24.
- [17]李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重价值意蕴[J].菏泽学院学报,2020,42(4):12-15.
- [18]习近平.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N].人民日报,2024-05-04(1).
- [19]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78.
- [20]李莉,任怡霖.新发展格局下大学生创新素养提升路径探析[J].菏泽学院学报,2021,43(6):41-45.
- [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51、21.
- [22]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159.
- [23]黄冲,王志伟.89.3%受访者认为学习党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N].中国青年报,2021-04-01(1).
- [24]杜园春.94.6%受访青年认同好家风是子女真正的“起跑线”[N].中国青年报,2025-0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