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学院学报

1996, (03) 11-13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点化:古典诗词语言的借鉴与翻新

刘银光

摘要(Abstract):

<正> 点化,原指古代方士的一种点金术。《景德传灯录》卷十八载灵照禅师有“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之妙。古代文论家借以指对前贤诗文语言的借鉴与与翻新。文学创作中的语言承继现象尽管早在汉魏时期的文人创作中已普遍存在,但作为一种文学理论正式提出却是宋代的事情。北宋后期江西诗派的开山人物黄庭坚在《答洪驹父书》中说:“古人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点铁成金”遂成为江西诗派的重要文学主张。这种文学创作中的“点金术”,葛方立称之为“用古人意而点化之,使加工也。”南宋魏庆之撰《诗人玉屑》,专设《点化》卷,列举了众多诗词创作中“蹈袭古人之意”却“袭而愈工,若出于己者”的名篇佳计。对“古人之陈言”进行点化,方式多种多样,或整用成句,或增减字面,或翻换言语,或提炼文意,但都必须具有推陈出新、以拙为巧、化腐朽为神奇之妙,方不涉“窃取”之嫌。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刘银光

DOI: 10.16393/j.cnki.37-1436/z.1996.03.005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