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的多元主体及其角色定位Multiple Subjects and Their Role Orientation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王西阁
摘要(Abstract):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实践。乡村振兴汇集了三大实践主体力量,即政府力量、农民力量和社会力量。政府是主导力量,农民是基本力量,社会力量是重要的参与者。厘清这些主体力量之间的关系,合理定位其职能和角色,才能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使其形成一股最大的合力,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KeyWords): 乡村振兴;主体;角色定位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16年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6CFX17)
作者(Author): 王西阁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20.03.00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4]阮文彪.乡村振兴中国模式及政府作为[J].现代经济探讨,2018(6):95-100.
- [2]王岐山.构建党统一领导的反腐败体制提高执政能力完善治理体系[N].人民日报,2017-03-06(4).
- [3]郑安定.广义政府的中国逻辑:历史、内涵与意义[J].甘肃理论学刊,2020(2):25-30.
- [5]贺雪峰:取消农业税后农村的阶层及其分析[J].社会科学,2011(3):70-79.
- [6]高帆.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农民分化及其引申含义[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49-158.
- [7]贺雪峰.论中坚农民[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6+131.
- [8]曹俊杰.资本下乡的双重效应及对负面影响的矫正路径[J].中州学刊,2018(4):38-43.
- [9]王先明.乡贤:维系古代基层社会运转的主导力量[N].北京日报,2014-11-24(19).
- [10]胡鹏辉,高继波.新乡贤:内涵、作用与偏误规避[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20-29.
- [11]印江:“村支两委+乡贤会”模式[EB/OL].(2016-07-07)[2020-04-16]. http://expo. people. com. cn/n1/2016/0707/c403808-28534536. html.
- [1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05-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