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学院学报

2016, v.38;No.159(04) 50-52+57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Literary Ethics Interpretation of The Mill on the Floss

刘斐

摘要(Abstract):

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作品中,贯穿着强烈的伦理关怀,被评论家们誉为"伦理先知"。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重新解读其代表作《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艾略特小说中的伦理关怀特质。以主人公玛姬性格的发展观照艾略特的道德权衡标准,并进一步阐释艾略特的伦理道德观。

关键词(KeyWords): 乔治·艾略特;《弗罗斯河上的磨坊》;玛姬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刘斐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6.04.012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