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与事实的二维分野及其两个运用Bidimensional Distinction of Value and Fact and Two Applications
蒋婕虹,邹建锋,任献华
摘要(Abstract):
本文分析哲学意义上价值与事实之间的关系以及由其演变的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论述了这一研究分析方法在政治学上与经济学上的应用,指出学科之间的联系,试图拓宽学术研究的视野。
关键词(KeyWords): 价值与事实;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激进主义与渐进主义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蒋婕虹,邹建锋,任献华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03.01.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 [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第31页。
- ② [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第32页。
- ③ 杨俊一:《实践哲学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第92~96页。
- ④ 吕亚力:《政治学方法论》,台湾三民书局,1979,第74~78页。
- ⑤ ⑥ A R M Murry,《政治哲学引论》,王兆荃、廖中和译,台湾幼狮文化,1984年2版,第1页;第6页。
- ⑦ 陈修斋编:《欧洲哲学史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人民出版社,1986,序言。
- ⑧ [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伦等译,《实用主义》,商务印书馆,1983,第8~10页。
- ⑨ [美]普拉诺著《政治学分析词典》,胡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第187页。
- ⑩ 该分析思路来自秦德君,《政治设计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序言及第四章。需要说明的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并不仅仅局限于政治学学理意义上的分歧,在我国政治制度实际运行中也有过这种类似的情况,比如五、六十年代的大寨与公社制度和八十年代“一国两制”制度就是对政治设计不同的应用。为了保证学术研究的客观性,本文仅对其作学理意义上的研究,并不考虑现实政治制度上的不同,希望得到读者的理解。
- ⑾秦德君:《政治设计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他的博士论文创造性的归纳了两种派别的不同分歧并从哲学原理上进行比较研究,正如知名政治学者王邦左和孙关宏等教授认为“填补了政治研究的空白”,其著作“具有拓荒意义”。见该书第8~15页、第四章、第393~398页,特别是导论与第一章。
- ⑿张军:《过渡经济学》(J),载《社会科学战线》,1998. 5. 13~26。盛洪主编《中国的过渡经济学》,上海三联出版社,见序言。
- ⒀张军:《过渡经济学》(J),载《社会科学战线》,1998. 5. 13~26。
- ⒁张军:《过渡经济学》(J),载《社会科学战线》,1998. 5. 13~26。
- ⒂盛洪主编:《中国的过渡经济学》,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第134~161页、第181~208页。
- ⒃汪丁丁:《永远的徘徊》,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第1~7页;对两种决策的比较研究可见C·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上海三联出版社与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1996,第19节与23节;深入的研究,参见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序言与第3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