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途同归——试析孟、荀之理想世界Different Roads Lead to the Same Goal——The Ideal World of Mencius and Xunzi
柳一尘
摘要(Abstract):
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坚持"性恶"论,代表了儒家的两种理论倾向。孟、荀的理论起点虽然不同,但是他们对于克服人的动物性问题的关注以及为"君子"找到一个根源的努力却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由个体到社会,由君子人格到良好秩序,孟、荀皆致力于一个长幼有序、贵贱有等、高下有别的符合儒家历史文化传统的"理想世界"。
关键词(KeyWords): 孟子;“性善”;荀子;“性恶”;“理想世界”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柳一尘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9.03.01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2][3][4][6][7][9][10][11][12][13][14][16][17][19][20][21][2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372、61、332、298、239、239、239、340、283、232、231、338-339、345、238、10、208、10、209.
- [5][15][22][49]陈来.孔子·孟子·荀子:先秦儒学讲稿[M].北京:三联书店,2017:162、182、118、219.
- [8]白奚.先秦哲学沉思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6.
- [18]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8:39.
- [24][25][26][28][29][40][41][48][50][51][52][53][58][59]王先谦.荀子集解(下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8:515、515、517、515、515、409、409、514、422、422、412、412、412、413.
- [27]曹兴江.荀子礼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27-28.
- [30][34][54]东方朔.合理性之寻求—荀子思想研究论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30、31、32.
- [31][32][33][35][36][38][39][42][43][44][45][46][47][55][56][57][60][61][62][63][64][65][66]王先谦.荀子集解(上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8:194、194、194、93、93、194、194、195、93、180、261、83、83、39、3、39、39、13、1、1、272、272、307.
- [37]陈光连.荀子“分”义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