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存在”——影片《法国中尉的女人》时代女性形象探析Freedom and Existence——On Female Image of the Times in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陈颖
摘要(Abstract):
英国影片《法国中尉的女人》塑造出一个活在19世纪的20世纪女性萨拉形象。通过对比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保守"与"反叛",揭示出萨拉的离经叛道以及虚伪的社会道德;加入男女主人公的扮演者安娜和迈克的"婚外情"故事,通过"戏中戏"的形式让两个时代互为观照,使得现代女性安娜与萨拉形成了"互文"关系,从而保留并加深了福尔斯原名小说对女性"自由"与"存在"精神的时代剖析。萨拉的形象是不确定的,更是符号化的,体现出影片对女性命题的哲学探究。
关键词(KeyWords): 自由;存在;符号;现代女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陈颖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21.06.02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Linda Hutcheon. A Poetics of Postmodernism:History,Theory,Fiction[M].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1988:112.
- [2]张敏.论《法国中尉的女人》的现代叙事艺术[J].外国文学研究,1999(4):53-60.
- [3][11]西蒙娜·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56、12-13.
- [4][6][12][13]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M].刘宪之,蔺延梓,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307、307、202、108.
- [5]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M].陈叔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513.
- [7]吴晶.维多利亚时代的三个叛逆女性[J].外国文学研究,1994(2):115-119.
- [8]鲁迅.娜拉走后怎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28.
- [9]张中载.评品特的影视剧本———以《法国中尉的女人》为例[J].当代外国文学,2008(4):88-93.
- [10]萨特.存在主义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359.
- [14]Simon Loveday. The Romances of John Fowles[M].New York:Macmillan,198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