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公开的制度保障与程序控制On the system security and program control of public trial
石东洋,刘万里,李彬
摘要(Abstract):
以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以司法公正树立司法公信被认为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庭审公开作为司法公开的核心内容,理应成为提升司法公信力的着力点。然而,当前的庭审公开实践并未达到其应有价值,在具体操作层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这需要我们在司法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在庭审公开原则的基础上,明确案件公开审理的范围,并制定相关技术规范,将庭审公开置于程序控制之下,使其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关键词(KeyWords): 庭审公开;规范设计;程序控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石东洋,刘万里,李彬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4.06.01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 [2]高一飞,贺红强.审旁听权及其实现机制[J].社会科学研究,2013(01).
- [3]王名扬.美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443.
- [4][法]托克维尔.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 [5]钱弘道、姜斌.司法公开的价值重估——建立司法公开与司法权力的关系模型[J].政法论坛,2013(4).
-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 [7][美]佛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J].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27.
- [8]孙斌荣.论司法的艺术——法官司法能力建设的最高境界追求[J].载司法能力建设与司法体制改革问题研究——司法能力建设与诉讼制度改革[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87.
- [9]蒋惠岭,龙飞.香港澳门的司法公开制度与启示[J].法律适用,2013(4).
- [10]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公开审判制度的调查报告[J].法律适用,2007(7).
- [11]陈瑞华.刑事审判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 [12]邱联恭.程序制度机能论[M].台湾:三民书局,1996.
- [13]任岳鹏.哈贝马斯:协商对话的法律[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
- [14]葛洪义.司法权的“中国”问题[J].法律科学,2008(01).
- [15][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