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世同堂》看40年代儒家文化的断与流Form Si Shi Tongtang to Explore the Breaking and Flowing of Confucianism in 1940s
鲍小蕾
摘要(Abstract):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初曾如洪水猛兽般地被搁浅在文学大门之外,但悠悠五千年文化不是一朝抽刀断水能够葬送的,于是在40年代,儒学以一种潜在的形式与文学接轨。处于亚主流状态的作家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典型地反映出儒家文化在40年代这一特殊“夹生”时期的“断”(批判与割裂)与“流”(继承与发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会在现代文化、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总是处于一种自我消解的被动状态。
关键词(KeyWords): 《四世同堂》;儒学;继承;批判;亚主流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鲍小蕾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06.06.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