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的课程观与教学观Post-Modernist Perspectives on Curriculum, Learning and Teaching
吴小红,胡助力
摘要(Abstract):
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皮亚杰的生物学世界观以及杜威的经验认识论,奠定了WilliamE.Doll,Jr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基石,形成和建构了Doll的后现代主义的教学观及其课程理论框架。Doll的课程理论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KeyWords): 后现代;后现代主义;课程;教学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吴小红,胡助力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03.01.02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 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版。
- ② 蔡铁权:《后现代课程观和创新思维的自组织理论基础》,《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6期,第42~47页。
- ③ 谢登斌:《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探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3期。
- ④ David G.Smith著,郭洋生译:《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 ⑤ 王景英、梁红梅:《后现代主义对教育评价研究的启示》,《东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5期,第112~118页。
- ⑥ 丁锦宏:《教师作用观的回顾与后现代审视》,《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4期,第121~124页。
- ⑦ 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思想与后现代课程观》,《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2期,第42~45页。
- ⑧ 汪霞:《耗散结构理论与后现代课程范式》,《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7期,第61~65页。
- ⑨ 沈岚霞:《论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盐城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2期,第110~113页。
- ⑩ 有宝华:《课程开发范式的转型--解读〈后现代课程观〉》,《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12期,第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