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古剧脚色体制及其对早期南戏的影响
滕召辉
摘要(Abstract):
古剧脚色体制和后世戏曲的脚色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一方面,古剧孕育了早期南戏的"副末"和"副净"两个基本脚色,另一方面,它还促进了后世南戏脚色体制的成熟。虽然以宋金杂剧等为代表的古剧仍然以"副末"、"副净"二色为主,但其"旦"色的间或出现,却对早期南戏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成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决定性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它对早期南戏的脚色体制的影响上,还体现在它为后世戏曲的剧本体制和舞台演出体制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KeyWords): 参军戏;副末;副净;早期南戏;脚色体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滕召辉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08.01.00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陈?.乐书[C]//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卷一百八十七.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 [2]李商隐.李义山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8.
- [3]姚宽.西溪丛语:下卷[C].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卷下.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 [4]洪迈.夷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1.
- [5]岳柯.桯史:卷下[C].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卷七.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 [6]周密.齐东野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4.
- [7]赵麟.因话录[C].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卷一.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 [8]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2.
- [9]吴自牧.梦粱录[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
- [10]周密.武林旧事[M].杭州:西湖书社,1981.
- [11]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 [12]陶宗仪.辍耕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