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学院学报

1999, (03) 28-29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父母在,不远游”析

王英炜

摘要(Abstract):

<正> 《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有人据此认为,孔子及儒家不主张远游。其实,这是对孔子的这句话的一种片面理解。 这句话含有两个命题:一是父母在时不可以远游,这是从封建伦理道德出发,强调远游不符合“孝”的礼制原则;二是如果远游,必须有一定的去处,计划好旅游的时间及往返行程。这一命题则表述了以“孝”为原则的灵活性。作为伦理道德规范,前者为重;作为现实行为准则,后者可行。孔门诸贤中,子贡、子游、子夏、子张等并非齐鲁人氏,他们离开家门,远游求学于孔门,正是“游必有方”所认可的,也符合儒家的另一经典著作《礼记》中所说的“桑弧蓬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英炜

DOI: 10.16393/j.cnki.37-1436/z.1999.03.01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