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及民国时期对金批《水浒传》的接受On Acceptance of Shuihuzhuan Commented by Jin Shengtan in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李金松
摘要(Abstract):
自17世纪中叶至民国时期,金批《水浒传》招致了众多批评,这些批评源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金圣叹的历史地位与文学地位随着这些评论而发生变化。透过这些批评,我们既可以看到历史的变迁,又能认识到金批《水浒传》的思想价值与理论价值。可以说,近三百年的这些批评展示出人们对金批《水浒传》的完整接受史。
关键词(KeyWords): 金圣叹;《水浒传》;评点;接受;清朝;民国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李金松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07.03.00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朱一玄,刘毓忱.水浒传资料汇编[Z].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
- [2]归庄.归庄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2.
- [3]俞万春.荡寇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
-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16.
- [5]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44.
- [6]兰陵笑笑生.金瓶梅[M].张竹坡,评.网汝梅,点校.济南:齐鲁书社,1987.
- [7]廖燕.二十七松堂文集:卷十四[M].刊本.东京:柏悦堂,1862(日本文久二年).
- [8]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905.
- [9]刘廷玑.在园杂志:卷二[M].仿聚珍版铅印本.上海:申报馆.
- [10]蒲松龄.聊斋志异[M].张友鹤,辑校.会校会注会评本.北京:中华书局,1962.
- [11]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382.
- [12]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4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07-208.
- [13]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下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 [14]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0.
- [15]张之洞.书目答问二种[M].北京:三联书店,1998:289.
- [16]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M].1942 ed.上海:上海书店影印实业书店,1980.
- [17]鲁迅:南腔北调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8.
- [18]施耐庵.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M].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34:117.
- [19]周作人.知堂书话[M].钟叔河,编.长沙:岳麓书社,1986:674-675.
- [20]杨灵.说水浒[N].新生周报,1934-01-13.
- [21]顾公燮.丹午笔记[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 ①《小说小话》,原载于《小说林》第1卷,署名“蛮”。郭绍虞与王文生所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四册将其著作权归属于梁启超,误。“蛮”为黄摩西之别字。颜廷亮在《晚清小说理论》中将其著作权置于黄摩西的名下,是。今从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