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文化对心理辅导的启示On Enlightenment of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李留银
摘要(Abstract):
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教育与辅导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其效果并非令人满意,这不仅是因为西方理论本身的局限性,而且还牵涉到理论与技术的具体运用的问题。随着人们的进一步观察思考、调查研究和心理辅导的实践发现,中国人有着独特的解决自己心理健康问题的方式。那么,独特方式的根源在哪里,从经典古籍及儒、道、佛的有关观点中可知一二。这些观点对心理辅导从理论到实践都有着重要的诸多启示。
关键词(KeyWords): 中国文化;心理辅导;儒家学派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李留银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06.06.02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张海焘.中国哲学的精神———冯友兰文选[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
- [2]葛鲁嘉.心理文化论要[M].大连: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
- [3]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学论要[M].台湾:文津出版社,1980.
- [4]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4.
- [5]吴根友.四书五经[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
- [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
- [7]黎靖德.朱子语类(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8.
- [8]戴逸,颜炳罡,牟宗三.学术思想评传[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 [9]陈旭远,孟丽波.生命化教学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样态[J].教育研究,2004,(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