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从“以论代史”到“论从史出”——以文学史为例,试论本专科教学的区别Teaching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From Conclusion instead of History to Conclusion based on History——On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between Undergraduate and Junior College,Taking the Course of Literal History for an Example
宋聚轩
摘要(Abstract):
新升本科院校大部分是由专科学校升格而成的,形成了在同一所院校同一专业中本专科共存的办学格局。以文学史的教学为例对本科教学与专科教学的差异性作一粗浅的探讨,认为专科的文学史教学主要是"以论代史",而本科的文学史教学要做到"论从史出"。
关键词(KeyWords): 本专科教学;文学史;“以论代史”;“论从史出”;赵树理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宋聚轩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8.03.02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列宁.列宁全集[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 [2]茅盾.序《李家庄的变迁》[M]//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上海:新知书店,1947.
- [3]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J].新青年,3(3).
- [4]周作人.中国小说里的男女问题[J].每周评论,1919(7).
- [5]鲁迅.坟·论睁了眼看[G]//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 [6]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G]//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 [7]王瑶.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工作的随想[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4).
- (1)见(美)程步奎所写《战斗的号角响了》(下),发表在香港杂志《抖擞》1975年7月号,本文转引自《赵树理评传》,黄修己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76页。
- (2)见赵树理《当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该文最早发表于《火花》1959年6月号。后收入《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1651页。
- (3)见《人民日报》1947年8月10日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