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花牡丹的发芽抽枝特性研究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rmination and Branching of Flowering-forcing Tree Peony
李莹莹,张晓岚,彭岗胜
摘要(Abstract):
本试验选用‘旭港’、‘二乔’、‘贵妃插翠’、‘彤云’、‘花王’5个牡丹品种,晾根9天后进入温室大棚进行促成栽培,通过观察催花过程中各牡丹品种的发芽与抽枝情况,测定、记录相关数据,结果表明,不同牡丹品种新枝每5天的生长量差异较大,分布在0.020~4.714cm之间,但抽枝规律基本相同,均呈现较为平稳上升的生长趋势;花蕾横径每5天生长量差异较小,分布在0.082~0.742cm之间;不同品种成花率差别大,开花特性对促成栽培影响较为明显,晚花品种与早花品种不宜在同一温室环境中进行促成栽培.
关键词(KeyWords): 牡丹;促成栽培;发芽抽枝特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山东省本科教改立项重点项目(Z2018X054);; 菏泽学院实验实践系列教学改革项目(2018426);菏泽学院科研基金项目(XY16KJ06)
作者(Author): 李莹莹,张晓岚,彭岗胜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20.05.02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成仿云.牡丹产业化发展的生产栽培技术[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120-123.
- [2]吴红,刘春英,付祥梅,等.牡丹休眠相关基因PsGRASs筛选、克隆和表达特性分析[J].园艺学报,2019,46(2):365-374.
- [3]刘玉梅,刘高峰,张中华,等.催花牡丹营养需求规律及养分管理技术[J].菏泽学院学报,2019(4),41(2):93-97.
- [4]管艳忍,王顺利,薛璟祺,等.牡丹促成栽培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7(34):40-43.
- [5]秦兰娟,贵红霞,李繁,等.豫南地区牡丹催花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7,33(8):168-169,176.
- [6]杨琴.牡丹温室促成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7,3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