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装配式框架基础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Isolated Structure of Multistory Assembled Frame Foundation
曾雪涵,麻海兰,刘许方
摘要(Abstract):
针对当前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强度达不到传统现浇建筑的强度、稳定性及抗震性能不佳的弊端,以及基础与上部连接结构采用的是传统的结构形式,与装配化建筑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提出了上部结构与基础构造之间的柔性连接方式,从而改善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通过ANSYS软件,建立三层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民居,采用时程分析法,对地震作用下有无隔震技术的上部结构进行地震响应分析,探究此柔性基础隔震效果,为基础隔震装置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依据.研究发现:(1)隔震技术应用后,装配式民居的自振周期明显延长;(2)三向罕遇地震波影响下,隔震装配式民居上部结构产生的层间位移、层间位移角和顶部最大加速度等均比非隔震装配式建筑更小,且兰州波作用下,隔震房屋仍处在弹性范围内使用,未进入塑性状态.综上表明基础隔震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关键词(KeyWords): 装配式;基础隔震;地震响应;数值模拟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四川省科技创新(苗子工程)培育项目(2019115)
作者(Author): 曾雪涵,麻海兰,刘许方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20.02.01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卫杰斌.高层装配式隔震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2.
- [2]刘乐.常高温水平荷载作用下集装箱轻钢结构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 [3]黄敦坚.隔震技术在模块化建筑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6.
- [4]任佳妮,陈志华,余玉洁,刘佳迪.钢模块-框架复合建筑隔震设计及性能分析[J].工业建筑,2018,48(03):184-189.
- [5]张永伟,康兴无.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某通信发射塔模态及地震响应谱分析[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6,37(11):83-86.
- [6]王盼.隔震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6.
- [7]孙柏锋,潘文.多层隔震结构两阶段设计法[J].世界地震工程,2008(03):150-153.
- [8]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Z].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 [9]邵浩.限位U型软钢阻尼器的减震性能研究及应用[D].淮南:安徽理工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