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学院学报

2016, v.38;No.156(01) 32-37+52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中国诗学的“情性”本体论传统
Sentiment and Nature Ontology Tradition of Chinese Poetics

霍俊国

摘要(Abstract):

关于对本体的认识,中国诗学中一直存在着是"情本体"还是"性本体"的争论。中国的本体论传统与其说是重情轻理的情本体论或重理轻情的性本体论传统,则不如说是一种追求情理和谐的"情性"本体论传统更符合实际。"情性"异于"性本体"之"性",异于"情本体"之"情",也不同于"性情"。作为一个词,它是偏正结构,主词是"性",但性却是有情之性,而情是性中之情,情与性不可分,所以"情性"这个词的最根本之处在于情与理的天然和谐。以"情性"为本体是中国诗学的传统,但集大成者却是王国维。

关键词(KeyWords): 中国诗学;情性;情性本体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景观理论视野下当代中国影像消费问题”(编号12DWXJ006)

作者(Author): 霍俊国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6.01.00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