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学院学报

1995, (04) 79-80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捕捉最佳时机 搞好课堂讨论

姚元芝

摘要(Abstract):

<正> 时机是具有时间性的机会,是事物发展的连接点和转化的关节点。为了搞好课堂讨论,我们不仅要探索讨论的主题、讨论进程的控制、信息的反馈,而且要善于捕捉讨论的最佳时机。总结教学实践之经验,课堂讨论的最佳时机可列出数端: 一、当教师的提问出现“卡壳”时 在教学进程中,由于受认知结构等智力因素的制约和注意、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出现“卡壳”现象并不少见。遇到这咱情形,教师既不能一手包揽,也不能“穷追猛打”,更不能冷言相讥,而应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使学生个体茅塞顿开。如讲授“化合价”一课时,先给学生复习核外电子排布知识,并请学生在下面画出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在归纳出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时,提出“为什么钠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是+1价”的问题,学生一时难以回答,便让他们展开讨论,结果在“七嘴八舌”的无序发言中,学生找出了原子结构与化合价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姚元芝

DOI: 10.16393/j.cnki.37-1436/z.1995.04.02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