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背景与《水浒传》的创作The Canal Culture Background and the Creation of Shuihuzhuan
王振星
摘要(Abstract):
元代山东境内的济宁至东平、东平至临清运河的开通,把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起来。梁山泊周围盛传着水浒英雄的故事,濒临梁山泊的东平是元杂剧“水浒戏”的发祥地。罗贯中原籍东平,对水浒故事特别熟悉;后来沿运河南下,寓居杭州,仍不辍收集水浒故事素材,最后为《水浒传》成书展示了自己的创作天才。
关键词(KeyWords): 运河文化;东平;水浒戏;罗贯中;《水浒传》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振星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06.03.02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林家骊.刘基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
- [2]王志民.元杂剧活动中心之一———东平府[J].东岳论丛,1985,(6):48—52.
- [3][意]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 [4]山东通志:卷五[A].朱一玄,刘毓忱.水浒传资料汇编[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 [5]顾祖禹.读书方舆纪要[A].朱一玄,刘毓忱.水浒传资料汇编[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 [6]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第三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 [7]高文秀.双献功[A].臧晋叔.元曲选[Z].北京:中华书局,1989.
- [8]曹玉珂.过梁山记[A].朱一玄,刘毓忱.水浒传资料汇编[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 [9]罗尔纲.水浒传原本和著者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 [10]刁云展.《水浒传》的作者是山东人罗贯中[J].社会科学辑刊,1990,(6):116—121.
- [11]许自昌.樗斋漫录.卷六[M].明代万历刻本.
- [12]杜贵晨.传统文化与古典小说[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 [13]郑振铎.宋元明小说的演进[A].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 ①关于罗贯中的籍贯,众多的《水浒传》及《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三遂平妖传》、《汉宋奇书》等小说刊本,多题作东原。不少学者认为,太原的“太”字很可能是草书“东”字之误;或在传抄过程中少见东原,熟知太原而致误。还有学者认为,历史上曾有3个太原郡,东晋、刘宋时的“东太原”与“东原”就是同一个地方,《录鬼簿续编》的作者好用古地名和地方别名,所以称“太原”为“东原”。参见王利器先生《罗贯中与〈三国志通俗演义〉》上篇(《社会科学研究》1983年第1期);沈伯俊先生《关于罗贯中的籍贯问题》(《海南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三国演义〉前言》(《三国演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出版);刘颖先生《罗贯中的籍贯———太原即东原解》(《齐鲁学刊》1994年增刊);杜贵晨先生《罗贯中籍贯“东原”说辩论》(《齐鲁学刊》199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