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时期新式学堂的发展及其启示The Development and Inspiration of the New Style Schools in the Period of the New Deal in Late Qing Dynasty
李风
摘要(Abstract):
1901年,为了挽救封建统治,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兴学校、育人才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在清政府的大力提倡下,新式学堂迅速发展起来。它具有教学内容近代化、教学方法科学化、教学组织形式班级化、师资新型化等办学特点。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发展不均衡、课程开设率不达标、教育投入不足、入学率低以及各地毁学事件时有发生等问题,其中的一些问题在当今的教育发展中仍然存在。因此,对新式学堂的发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清末新政;新式学堂;发展;启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李风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0.06.01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笛.清末新政与近代学堂的兴起[J].近代史研究,1987,(3).
- [2]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8.
- [3]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 [4]王笛.清末新政与近代学堂的兴起[J].近代史研究,1987,(3).
- [5]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 [6]学部奏复陈普及教育最要次要办法案[J].教育杂志,第3卷,第1号.
- [7]章开沅,罗福惠.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 [8]各省十年间教育之计划[J].东方杂志,19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