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语法理论与现代汉语研究The Construction Grammar and the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周昊
摘要(Abstract):
构式语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以认知语言学为基础的理论体系,源于Fillmore,C.J.的框架语义学,由Fillmore,C.J.、Adele E.Goldberg和Paul Kay提出,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构式是形式——意义的对应体,是语法中独立存在的单位。构式语法的特点是非模块性、非转化性、全面性、共性——遗传等级模式。构式语法到目前为止成果最突出的两个研究领域是题元结构和词汇语义及标记性构式。发展到现在,构式语法理论有其自身的价值与局限。中国学者们在现代汉语构式语法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丰硕的成果,同时也有不足。
关键词(KeyWords): 构式;构式语法;现代汉语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周昊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1.04.01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Goldberg A E.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M].吴海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 [2]陈满华.关于构式的范围和类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6).
- [3]严辰松.构式语法论要[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7).
- [4]董燕萍,梁君英.走近构式语法[J].现代外语,2002,(2).
- [5]董燕萍,梁君英.构式在中国学生英语句子意义理解中的作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0).
- [6]王惠.从构式语法理论看汉语词义研究[J].中文计算语言学刊(台湾),2005,(10).
- [7]邓云华,石毓智.论构式语法理论的进步与局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5).
- [8]陆俭明.构式语法理论的价值与局限[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1).
- [9]张伯江.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J].中国语文,1999,(3).
- [10]张伯江.论“把”字句的句式语义[J].语言研究,2000,(1).
- [11]沈家煊.说“偷”和“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1).
- [12]沈家煊.句式和配价[J].中国语文,2000,(4).
- [13]沈家煊.“王冕死了父亲”的生成方式———兼说汉语“糅合”造句[J].中国语文,2006,(4).
- [14]陆俭明.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J].外国语,2004,(2).
- [15]刘丹青.作为典型构式句的非典型“连”字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4).
- [16]刘丹青.实词的拟声化重叠及其相关构式[J].中国语文,2009,(1).
- [17]李云靖.“NP+的+VP”结构的构式语法阐释[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2).
- [18]张建理,叶华.汉语双数量词构式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09,(3).
- [19]王海峰.离合词离析形式AxB的构式特征[J].汉语学习,2009,(1).
- [20]苏丹洁,陆俭明.“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J].世界汉语教学,2010,(4).
- [21]申莉.“V得/不了”与“V得/不着”的构式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