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学院学报

2014, v.36;No.146(03) 122-126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口语交际教学交际性的缺失及对策——以菏泽农村小学为例
Lack of Communicative Nature in 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of Rural Primary Schools in Heze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刘凤芹

摘要(Abstract):

《语文课程标准》把"听话、说话训练"更名为"口语交际"的重大改变,在菏泽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中并未很好地得以体现,口语交际教学中互动、应变能力、生活性、交际礼仪、无声语言等交际因素缺失。要改变这种现状,使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必须在重新审视现有教育评价制度、改善菏泽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等的基础上,采取凸显教材交际性主题、创设课堂教学交际情境、强化临场发挥的口语交际等相应措施以完善现有口语交际教学,使学生真正具备口语交际中的交际能力。

关键词(KeyWords):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交际性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菏泽市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1GG050)

作者(Author): 刘凤芹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4.03.025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