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学院学报

1997, (01) 14-16+38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孟浩然终生未仕的个人原因初探

肖兰英

摘要(Abstract):

<正> 在中国文学史上,怀才不遇的文人比比皆是,但象孟浩然这样秀出班行的诗人,在世称得人最盛的开元盛世,却终生未仕,其自身原因何在?古今论者甚少,本文想就此问题略陈管见,言之不中肯綮处,望方家指正。 一、闲散淡漠的人生态度 孟浩然真可谓名符其实地生逢明主盛世。那是一个极为开放、昂扬、奋发的时代,在这时代精神的鼓舞感召下,唐代士子尤其振作,他们或热衷于科考,或交谒显贵,或奔赴边塞,或待隐山林,但目的多集中于仕进。他们多弱冠前后即走出家门,选择适合自己的途径,在仕进的道路上“摔打滚爬”。在这热闹竞进的气氛中,孟浩然却显得沉静得多。他“为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或登山泛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肖兰英

DOI: 10.16393/j.cnki.37-1436/z.1997.01.00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