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人格魅力浅析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Personal Charm of Confucius
赵红霞
摘要(Abstract):
孔子之伟大,不但在于他是博学而多能的学者,是中国古文化传统的赓续者,是儒家理想人格("内圣")的杰出典范而为"万世师表",而且在于他勇敢而自觉地承担起传承文化的重担,是孜孜不倦的传道者("外王")、是文化的终极关怀者、是身体力行的践履者、是乐观坚毅的通达者,被誉为时代的精神偶像。
关键词(KeyWords): 人格魅力;乐感文化;礼仪;仁义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赵红霞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08.04.01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C]//金明馆丛稿二编,1934:219.
-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6.
- [3]童书业.春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254-255.
-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28.
- [5]贺麟.文化、武化与工商化[M]//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80.
- [6]匡亚明.孔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291.
- [7]李泽厚.孔子再评价[M]//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20.
- [8]论语.季氏[M].
- [9]论语.尧曰[M].
- [1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64.
- [11]李泽厚.孔子再评价[M]//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5.
- [12]李泽厚.孔子再评价[M]//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9.
- [13]贺麟.儒家思想的新开展(1941年)[M].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9.
- [1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66.
- [15]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2.299.
- [16]金景芳.论孔子思想的两个核心[J].历史研究,1990,(5).
- [17]关于《易传》,我赞成“孔子作《易》(《易传》)”说。此事体大,兹不赘述。
- [18]李泽厚.试谈中国的智慧[M]//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295.
- [19]郭沫若.孔墨的批判[M]//十批判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87.
- [20]李泽厚.孔子再评价[M]//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