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红楼梦》评点中与李逵有关的批语Li Kui in the Comment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in the Qing Dynasty
何红梅
摘要(Abstract):
清代《红楼梦》评点引入李逵的七则批语,集中于人物品评和情事运用。关于人物品评,薛蟠因其"妩媚"成为李逵同调,甚或成为评者口中的"薛大哥"。关于情事运用,一是"李逵骂宋江",李嬷嬷"直破"薛姨妈的"煞费周旋",紫鹃问"破"薛姨妈"惯作"的"假人情语","套出"的痕迹明显;二是"不许他人姓宋",评者以李逵之于宋江的深情类比宝玉之于黛玉的深情,而且视同一般。其实后者艺术取径略胜一筹,看作"一样"未免粗略。要之,个中易见《红楼梦》之于《水浒传》借鉴之迹明显,改造之能亦然。
关键词(KeyWords): 清代;《红楼梦》评点;李逵;批语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何红梅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21.04.02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冯其庸.八家评批《红楼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493.
- [2]魏颖.从鲁智深到贾宝玉---从互文叙事视角看《水浒传》《红楼梦》的“赤子”文化意蕴[J].天中学刊,2020(5):90-94.
- [3]何红梅,刘佳禾.清代《红楼梦》评点中与宋江有关的批语[J].菏泽学院学报,2020(4):90-96.
- [4]佚名氏.读《红楼梦》随笔[M].成都:巴蜀书社,1984:157.
- [5]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水浒传》会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18.
- [6]陈庆浩.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校[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634.
- [7]许叶芬.红楼梦辨[M]//一粟.《红楼梦》资料彙编.北京:中华书局,1964:231.
- [8]涂瀛.红楼梦论赞[M]//一粟.《红楼梦》资料彙编.北京:中华书局,1964:141.
- [9]王伯沆.王伯沆《红楼梦》批语汇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103.
- [10]二知道人.红楼梦说梦[M]//一粟.《红楼梦》资料彙编.北京:中华书局,1964:100.
- [11]阙名.笔记[M]//一粟.《红楼梦》资料彙编.北京:中华书局,1964:423.
- [12]俞平伯.俞平伯点评《红楼梦》[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337.
- (1)《红楼梦》引文据冯其庸《八家评批红楼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特殊情况另注。
- (2)《水浒传》引文据《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不另注。
- (3)《红楼梦》评点,从乾隆十九年(1754)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到完成于1938年的王伯沆评点《红楼梦》,40多家中可见者有20多家。本文“清代《红楼梦》评点”是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脂砚斋、东观主人、王希廉、陈其泰、张子梁、哈斯宝、张新之、黄小田、姚燮、佚名氏、王伯沆等十余家。张子梁《评订红楼梦》今藏山东省图书馆,张子梁评据此本。
- (4)据郑庆山校《脂本汇校石头记》,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257页。
- (5)刘履芬第34回墨笔眉批“快人快嘴,竟似《水浒》中李逵。甚矣,薛蟠之憨也。”与姚燮同回眉评“快人快嘴,竟似《水浒传》中李大哥。”等意同,因刘履芬批语多抄录自姚燮,不赘。
- (6)有的版本作“靛儿”,文中没说明是谁的丫头,但属贾母房中的丫头可能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