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学院学报

1995, (01) 38-39+28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前后的“联俄制日”政策

林吉玲

摘要(Abstract):

<正> 甲午战争前后,远东国际关系复杂多变,清政府最高决策机关在对外交涉中,重操“以夷制夷”的故技,一度依赖俄国,以期达到“联俄制日”的目的。剖析其成因,将有助于我们理解甲午战争前后的远东国际关系和清政府的外交政策。 清廷“联俄制日”政策的出笼,是当时远东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大环境和中、俄、日、韩四国关系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首先,俄国的“亚细亚使命”与清廷的“保朝政策”,在抑制日本方面有着共同性。所谓俄国的“亚细亚使命”即占领直到长城脚下的大片领土,并向关内扩张势力,削弱和压倒竞争对手,夺取东亚霸权。自彼得大帝改革之后,俄国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1891年开始动工修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俄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林吉玲

DOI: 10.16393/j.cnki.37-1436/z.1995.01.015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