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废除与晚清知识分子的转型The Abolition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Late Qing Intellectuals
马静,王国伟
摘要(Abstract):
科举考试作为一项选材制度,让处于中下阶层的知识分子有了跻身上流的机会;科考也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骨髓。然而1905年科考的废止阻断了知识分子由士入仕的道路,动荡的社会以及逐步形成的商业社会使知识分子难以适应。在赖以信仰的科考无以为继之后,士人们或经商办报或投身于小说创作,鸳蝴派的出现使文学形态转向消闲趣味化,稿费的制度化则促成了职业作家的出现。
关键词(KeyWords): 科举;士人;近代社会;小说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马静,王国伟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0.03.01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11.
- [2]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252.
- [3]戚思美,等.陈独秀教育论著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88.
- [4]胡思敏.国闻备乘[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42.
- [5]王笛.清末新政和近代学堂的兴起[J].近代史研究,1987,(5).
- [6]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J].厦门大学学报,2003,(5).
- [7]史仲文.中国全史:中国清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 [8]贺根民.知识分子的边缘化和晚清小说队伍的嬗变[J].南京师大学报,2007,(4).
- [9]我佛山人.咬文嚼字[J].新小说,1905,2(10).
- [10]欧阳健.晚清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 [11]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1.
- [12]杨联芬.二十世纪文人的边缘化与文学“游戏”说的萌生[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5).
- [13]李作霖.休闲文学及其评价[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