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解释的立法规制Legislative Regulation of Administrative Interpretation in China
朱国华,谢正珧
摘要(Abstract):
我国法律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与行政解释。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均得到有效立法规制,但行政解释却无法可依,造成解释混乱。我国现行行政解释包括程序法规定的行政解释、实体法授权的行政解释以及无法定依据的行政解释;其行政解释主体多元、对象多样、形式混乱、程序缺乏、监督不力。因此,应当制订与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行政解释权、规范行政解释形式、建立行政解释程序、完善行政解释监督,将行政解释纳入法制轨道。
关键词(KeyWords): 行政解释;行政解释权;行政解释形式;行政解释程序;行政解释监督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江西理工大学2020年校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ZS2020-S083)
作者(Author): 朱国华,谢正珧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21.03.0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4]邴长策.行政解释权的规范分析[J].法学杂志,2015,36(8):26-32.
- [2]赵德铸.关于行政解释的几个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2011(10):85-87+76.
- [3]信春鹰.中国的法律制度及其改革[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28.
- [5]吕复栋,尹萍.论行政解释中的克制主义[J].社会科学家,2013(7):106-109.
- [6]金善明.反垄断行政解释的反思与完善[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32(1):80-88.
- [7]彭霞.走向司法审查:行政解释的困境与出路[J].政治与法律,2018(10):71-79.
- [8]胡敏洁.专业领域中行政解释的司法审查———以工伤行政为例[J].法学家,2009(6):126-13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