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的魅力合法性研究The Glamour Legitimacy of Mao Zedong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赵德金
摘要(Abstract):
毛泽东的魅力合法性在“文化大革命”中彰显得强烈而突出,其魅力合法性的来源是他具备魅力品质以及人们对魅力品质的认同;魅力合法性的表达主要是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对毛泽东顶礼膜拜,社会中充满着狂热凝重的个人崇拜气息;魅力合法性的终结即魅力合法性的平凡化,人民群众对毛泽东的非理性崇拜趋弱并消失。
关键词(KeyWords): “文化大革命”;毛泽东;魅力合法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赵德金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05.06.02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 [2]江泽民.在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R].1993-12-26.
- [3][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 [4]朱维荣.永远跟着毛主席[N].人民日报,1966-08-18,(6).
- [5]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创举,毛主席同百万群众共庆文化大革命[N].人民日报,1966-08-19,(1).
- [6]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 [7]毛主席检阅百万文化革命大军振奋全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出现新高潮,各地人民集会游行决心对资产阶级思想和一切剥削阶级思想发起总攻击[N].人民日报,1966-08-19,(6).
- [8][英]迪克.威尔逊.毛泽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 [9][美]爱德华.E.赖斯.毛泽东的路[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
- [10]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
- [11]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