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的历史反思与诗性空间的现代建构——兼论《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的创设逻辑Historical Reglection on Ancient Literary Theory and Contemporary Construction of the Poetic Space——and On the Creative Logic of the Poetic Space of the Ancient Literary Theory
赵崇璧,龚举善
摘要(Abstract):
长期以来,古代文论的现代建构一直困惑着中国学界。进入新世纪,对古代文论资源的历史反思与诗意阐释愈显迫切。基于这样的现代忧虑,《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让我们看到了现代学者的建设襟怀。该著认为,只有在诗性的建构中,人与自身、人与对象、人与世界才是整一而不是分裂的。正是古人那种近乎神秘的诗性思维,使世界、人生、文学相生互惠,人据此重返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并与"本源"同在。因此,唯有重建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才能有效复兴现代人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KeyWords): 古代文论;诗性本源;现代建构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05JJD750.11-44007)
作者(Author): 赵崇璧,龚举善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09.01.01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李建中.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 [2]曹顺庆.东方文论选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 [3]黄维梁.文心雕龙“六观”说和文学作品的评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 [4]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 [5]王先霈.三十年来文艺学家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
- [6]李春青.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意义与方法反思[J].东岳论丛,2006(1).
- [7]王文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文艺理论与研究,2007(2).
- [8]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 [9]列维-斯特劳斯,等.结构主义神话学[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 [10]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 [11]海德格尔.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