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视阈下农村民间组织发展的思考Think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ivic Organization in the Visual Threshold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孙海英
摘要(Abstract):
新时期中央提出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而对于一个良性发展、健康的社会而言,应具备政府、市场和民间三大基础要素。农村民间组织的兴起和发展,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新兴力量,它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以其独特的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KeyWords): 农村;民间组织;农村社会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山东省社会科学课题“新农村建设视阈下的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以临沂市12个自然村为研究对象”(课题编号:12CZZJ02)
作者(Author): 孙海英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5.03.01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赵黎青.柏南特、公民社会与非政府组织[J].国外社会科学,1999(1):53-57.
- [2]潘可礼.社会空间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134.
- [3]程同顺.中国农民组织化研究初探[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25.
- [4]仝志辉.农村民间组织与中国农村发展——来自个案的经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6.
- [5]刘美萍.我国农村非政府组织生长动力机制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7(4):66-68.
- [6]侯保疆.中国乡镇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68-223.
- [7]俞可平.中国农村的民间组织与治理的变迁[EB/01].中国改革网,2010-1-16.http://www.chinareform.net/2010/0116/9804.html.
- [8]宋青.发展农村民间组织构建农村和谐社会[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6(2):21-23.
- [9]臧姗.社会组织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路径探析[J].菏泽学院学报,2013(6):43-46.
- [10]王冠,等.对山东省社区建设与服务的几点思考[J].菏泽学院学报,2010(6):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