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楚简《老子》中的假借字The Phonetic Loan Characters in Lao Tsu Copied on Chu State Slips of Guodian
范常喜
摘要(Abstract):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战国中期简本《老子》甲、乙、丙,是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老子》传抄本。简本中大量使用假借字、异体字,真实反映了当时楚地的用字情况,为研究汉字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重要材料。本文试对简本《老子》甲、乙、丙中所用假借字进行分类、考察,以期能对汉字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一点材料。
关键词(KeyWords): 郭店楚简;老子;假借字;上古音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范常喜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03.01.01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 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序言》,文物出版社,1998年。
- ② 刘又辛、方有国:《汉字发展史纲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
- ③ 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郑玄语。
- ④ 刘又辛:《通假概说》第25页,巴蜀书社,1988年。
- [1]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4年。
- [2] 彭浩:《郭店楚简老子校读》,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
- [3] 唐作藩:《上古音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
- [4] 李珍华、周长楫:《汉字古今音表》,中华书局,1993年。
- [5] 周祖谟:《汉代竹书和帛书中的通假字与古音的考订》,载《音韵学研究》第1辑,中华书局1984年3月。
- [6] 钱玄:《秦汉帛书简牍中的通假字》,载《南京师院学报》1980年3期。
- [7] 王美宜:《〈睡虎地秦墓竹简〉通假字初探》,载《宁波师专学报》1982年1期。
- [8] 姚一斌:《帛书〈老子〉假借字考》,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