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的生成逻辑、精神内涵及时代价值The Generating Logic, Spiritual Connotation and Era Value of Revolutionary Culture in Hebei-Shandong-Henan Border Region
段纪乐,李德芳
摘要(Abstract):
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边区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创造的先进文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冀鲁豫边区军民英勇顽强的革命斗争造就了边区红色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蕴含着党群同心、生死与共的骨肉亲情,不畏艰险、敢闯敢干的革命情怀,民族团结、同仇敌忾的大局意识,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英雄气概。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生动写照,为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提供了历史借鉴,为地方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宝贵资源,也为新时代老区乡村振兴提供了动力源泉。
关键词(KeyWords): 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生成逻辑;精神内涵;时代价值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2CDJJ01);; 聊城大学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研究专项
作者(Author): 段纪乐,李德芳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24.03.02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2][3]冀鲁豫边区革命史工作组.冀鲁豫边区革命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23、24、65.
- [4]中共聊城地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鲁西北革命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25.
- [5]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编委会.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大事记[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16.
- [6]周顺洁,陈一远.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的生成理路、丰富内涵与时代弘扬[J].菏泽学院学报,2023,45(4):1-7.
- [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
- [8]傅宝君,史建琴,徐少杰.抗日烽火忆当年[M].济南:齐鲁书社,1997:257.
- [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13.
- [10]佚名.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之二十一】冀鲁豫抗日民主根据地[J].中国老区建设,2020(6):53-62.
- [11]杨义堂.昆张支队[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21:4.
- [1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20.
- [13]中共沧州市委党史研究室.鉴政沧州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2:243.
- [14]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工作组办公室.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资料选编第4辑(下)怀念文章部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236.
- [15]黄昊.抗战后期中共对“李仙洲部入鲁”的应对[J].党史研究与教学,2022(1):40-53.
- [16]中共濮阳市委党史研究室.濮阳抗日战争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5:131.
- [17]颜卫.八千里路云和月:山东南下干部西进贵州[J].春秋,2022(2):39-44.
- [1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6.
- [19]王传忠.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资料选编(文献部分)第2辑[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377.
- [20]《黄敬谈民主民生运动》编委会.黄敬谈民主民生运动(1942-1945)[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17.
- [2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 [22]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J].求是,2021(19):4-9.
- [23]刘彤彤,王西阁.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菏泽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与运用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22,44(3):18-22.
- [24]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4-17.
- ①湖西地区通常指江苏省、山东省、安徽省、河南省四省交界地区,这一地区大部分位于南四湖以西,因此得名。主要包括今天江苏省的徐州、丰县、沛县,山东省的菏泽、济宁、枣庄,安徽省的宿州及河南省的商丘等地。
- ②泰西地区系指津浦铁路泰安段以西,京杭运河以东,黄河以南,汶上、宁阳以北地区,包括泰安、肥城、长清、平阴、东平、东阿、汶上、宁阳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