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审美心理视角下《水浒传》两英译本的比较研究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Water Margi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or's Aesthetic Psychology
梁伟达
摘要(Abstract):
《水浒传》的翻译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意义深远,而其丰厚的文化信息也给翻译带来了挑战。赛珍珠和沙博理的译本流传最为广泛。比较两位译者的审美心理构成,发现尽管赛珍珠和沙博理都试图尽力接近原著,但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他们自己的审美特点代入其中,赛译本追求的是对原文语言风格的保留,而沙译本选择的是精细准确。
关键词(KeyWords): 翻译;译者;审美心理;水浒传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18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Z180103)
作者(Author): 梁伟达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8.06.00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姜秋霞.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 [2]童成寿.国内译者心理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基于15种外语类核心期刊的统计分析(1987—2016)[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8(3):97-103.
- [3]Buck,Pearl S. All Men Are Brothers[M]. New York:The John Day Company,1933.
- [4]Shapiro,Sidney. Outlaws of the Marsh[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3.
- [5]周冠生.审美心理学初探[J].心理科学,2000(2):180-183.
- [6]彭立勋. 20世纪中国审美主体研究纵论[J].学术研究,1999(4):50-56.
- [7]彭立勋. 20世纪中国审美心理学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社会科学,1999(6):74-89.
- [8]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 [9]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 [10]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上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