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意义、困境与实现路径The Significance, Dilemma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of Cultivating Public Spirit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丁婉丽,赵冰
摘要(Abstract):
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具有“利他”“利己”“利众”的重要意义。当前,在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过程中尚存在大学生对公共精神认知有偏差、高校对公共精神培育力度不够及不良文化的冲击等现实困境。为此,应通过加强自我教育、加强学校教育以及优化社会环境等有效途径,来切实做好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工作,促进新时代大学生更好地成才成人。
关键词(KeyWords): 公共精神;培育;实现路径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安徽省科研编制计划项目(2022AH020018);; 安徽省省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2szsfkc032)
作者(Author): 丁婉丽,赵冰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24.04.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袁祖社.“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08-114.
- [2]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M].竺乾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40.
- [3]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25-226.
- [4]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181.
- [5]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2.
- [6]包崇庆,柏路.公共性:新时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价值期待与秩序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2024(2):47-54.
- [7]崔建利.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文化困境及破解[J].江苏高教,2018(5):17-21.
- [8]吴培启,宋彤.大学生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的调查研究:以菏泽学院为例[J].菏泽学院学报,2021,43(1):65-69.
- [9]栾茂峰.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策略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22,44(6):83-86.
- [10]詹木生.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缺失与培育[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6(1):80-84.
- [11]陈飞.公共精神的哲学追问与共同体的当代重建[J].南京社会科学,2023(11):41-50.
- [12]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J].求是,201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