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屈原人格意识生成的文化渊源和背景On Cultural Source and Background of Qu Yuan's Personality Consciousness
唐祖敏
摘要(Abstract):
屈原作品表现出了诗人强烈的人格意识。屈原生活在南北文化交流与融合最为频繁活跃的战国中后期,从其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圣贤意识、历史意识等思想意识可以明显地看到南北文化的精神特质在屈原身上的体现,战国"士"文化精神以及血缘、家族、宗法观念对屈原人格意识的生成影响颇深。
关键词(KeyWords): 屈原;人格意识;文化渊源;文化背景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06C445)
作者(Author): 唐祖敏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08.06.01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彭卫红.二十世纪屈原人格研究述论[J].江淮论坛,2005(1).
-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3.
- [3]司马迁.史记: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2.
- [4]梁启雄.韩子浅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0.
- [5]赵辉.楚辞文化背景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 [6]国语: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 [7]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 [8]郭庆藩.庄子集释: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2.
- [9]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4.
- [10]蔡靖泉.楚文学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 [11]王夫之.楚辞通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 [12]褚斌杰.楚辞要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 [1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 [14]洪兴祖.楚辞章句补注[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 [1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3.
- [16]司马迁.史记:第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2.
- [17]刘向.战国策:中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 ①本文所引屈原作品原文均出自洪兴祖著《楚辞章句补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