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父亲和兄弟的形象与《水浒传》中的社会理想The Images and the Social Ideals of Song Jiang's Father and Brother in The Water Margin
张燕翔
摘要(Abstract):
《水浒传》一书,被普遍认为揭露了帝制中国的社会矛盾,对于种种道德困境进行了深刻的探寻。宋太公和宋清作为宋江的父亲和兄弟,是被有意创作出来的价值的"参照系",其功能在于使宋江的形象变得更加显明,并对他构成了潜在的质疑与挑战。其中,宋太公代表了家庭的权威和"孝"的价值观,可被视为帝制时期的主流价值的化身与寄托,对于宋江的人生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清则代表了一种不同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和孝道,与宋江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对于宋太公和宋清形象的分析,对于理解小说中的矛盾以及宋江这个人物的人格、心理及其所处的价值困境是很有帮助的。
关键词(KeyWords): 水浒传;宋太公;宋清;宋江;社会理想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张燕翔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9.06.02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15]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胡益民,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04、105.
- [2][3][4][5][10][14][16][17][18][20][21]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00、363、460、489、25、465、1074、1292、226、1293、1308.
- [6][7][23]萨孟武.《水浒传》与中国社会[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4、5-6、12.
- [8]楚爱华.父亲缺席与《水浒传》的叙事策略[J].《水浒》争鸣,2009(11):328-340.
- [9]李埏.《水浒传》中所反映的庄园和矛盾[J].云南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58(1):34-38.
- [11]雷蒙·威廉斯.乡村与城[M].韩子满,刘戈,徐珊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0-15、71.
- [12][13]卜正民.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M].方骏,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291-294.
- [19]陈洪,孙勇进.漫说《水浒》[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29.
- [22]马新.论孝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异化[J].孔子研究,2004(4):47-54.
- [24]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8:179.
- [25]胡平生.《孝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1.
- [26]郑学垠.浅析宋江与李逵的孝道[J].《水浒》争鸣,2009(11):205-208.
- [27]吴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