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富贵说论辩Debate on the Theory of Peony Symbolizing Wealth
王冬梅
摘要(Abstract):
牡丹与富贵的渊源,由唐宋以来贵买、贵养、贵用、贵赏、贵情和贵食等一系列贵视牡丹的行为而起,同时诗词歌赋、绘画雕塑、服装纹饰又渲染了牡丹富贵的观念,牡丹富贵说逐渐定型。但牡丹与富贵的密切关联,也成为清高之士轻诋牡丹庸俗的明证。仔细考查古圣先贤对"富贵"的看法与牡丹在古诗文中的意象内涵,我们会发现富贵牡丹恰恰是古代君子成功人生的象征,牡丹的富贵意象关联着儒家"内圣外王"型的君子品格,是儒家理想君子人格全面、高度的体现。
关键词(KeyWords): 牡丹;富贵;君子人格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冬梅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20.06.00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舒元舆.牡丹赋[M]//[清]董诰,等.全唐文.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清嘉庆内府刻本:卷七二七.
- [2]段成式.酉阳杂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14.
- [3]崔令钦.教坊记(外七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74.
- [4][10][20]汪灏,张逸少,等,编.佩文斋广群芳谱[M].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清康熙四十七年刻本:卷三十二.
- [5][6][13][14]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外七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 [7]刘侗.帝京景物略[M].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明刊钮氏世学楼抄本:卷三.
- [8]谢肇淛.五杂俎[M].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明刊本:卷十.
- [9]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崇祯十三年汲古阁刻本:卷四十四.
- [11]王辟之.渑水燕谈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1:2.
- [12]抄本牡丹汇编[M]//牡丹丛刊七种.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清刊本:卷二.
- [15]祝穆,辑.新编古今事文类聚[M].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明刊内府本:卷三十.
- [16]高濂:遵生八笺[M].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明万历十九年刻本:卷十六.
- [17]顾仲:养小录[M].沈阳:万卷出版社.2016:168.
- [18]赵歧:孟子赵氏注[M].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清乾隆四十六年周嘉猷等刻本:题词.
- [19]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69.
- [21]李渔.闲情偶记[M].成都:巴蜀书社,199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