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贞观阙置尚书令辨析
刘磐修
摘要(Abstract):
<正> 尚书省是唐朝最高行政机构,尚书令为尚书省最高长官,又是朝廷中品级最高的职事官。然而,在太宗贞观年间,尚书令一直阙而不置,高宗龙朔三年竟被停废。阙置尚书令是唐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变化,但史籍记载或闪烁其辞,或语焉不详,使这一问题变得扑朔迷离。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一初步探索。一、“避不敢居”的传统观点不能成立关于阙置的原因,《通典》卷20尚书省条解释说:“武德初,太宗为秦王时尝居之,其后人臣莫敢当,故自龙朔三年制废尚书令.”《新庸书·百官志》亦曰:“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后世治史者亦多引此为据。笔者几年来研读唐史,发现此说漏洞颇多,愈感这种“避不敢居”的传统解释不能成立。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刘磐修
DOI: 10.16393/j.cnki.37-1436/z.1991.01.01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 持传统观点的近代学者及其著述:
- 岑仲勉《隋唐史》第五节《宰相制度之屡变》:“武德初,太宗曾为尚书令,自后臣下避不敢居.”
-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下册第二十章第三节:“唐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乃以仆射为长官。”
-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唐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不敢居其职,由是以左右仆射为尚书省长官。”
- 沈任远《隋唐政治制度》第二章第一节:“唐初李世民即因功高权重而以秦王任尚书令。李世民作了皇帝,他曾任过的职务,臣下不敢再行充任,自是阙而不设。”(台湾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 周道济《汉唐宰相制度》后编第二章第一节:“尚书省的最高长官,自汉迄隋,均为尚书令,唐初仍之,后以太宗曾任此官,臣下避不敢居其职。”(台湾大化书局1978年版》。
- ② ⑤ 《旧唐书·太宗纪》上。
- ③ 《暖唐书·杨恭仁传》。
- ④ 《旧唐书·长孙无忌传》。
- ⑥ ⑨ 《旧唐书·职官志》。
- ⑦ 《隋书·高颖传》。
- ⑧ 《隋书·杨素传》。
- ⑩ 《资治通鉴》卷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