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人物悲剧结局的再思考Rethinking of Characters Ending in The Water Margin
程日同
摘要(Abstract):
一般说来《水浒传》人物的结局具有悲剧性质,作品中自然有其佐证。但是其中尚有不少因素冲淡了这种悲剧性。这些因素大致可归为两个方面:其一,梁山人物实现了接受招安的预期目标;其二,梁山人物所秉持的"忠"具有明显的江湖色彩,消解了一定的悲剧性。
关键词(KeyWords): 《水浒传》;人物结局;再思考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程日同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6.06.0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利器.水浒全传校注[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 [2]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 [3]施耐庵.水浒传[M].合肥:黄山书社,1998.
- [4]金圣叹著,周锡山编校.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
- [5]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八)[M].北京:中华书局,1965.
- [6]宁稼雨.水浒传与中国绿林文化——兼谈墨家思想对绿林文化的影响[J],文学遗产,1995(02):77-78.
- [7]金圣叹著,周锡山编校.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
- [8]龚留柱.对《水浒传》梁山悲剧的几点看法[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6):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