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所有”财产权属的难题与解题——由四川彭州天价乌木案引发的思考State Ownership's Problem,Analysis and Problem-solving——The Reflection of Ebony case of Peng Zhou Si Chuan Province
孟融
摘要(Abstract):
由四川彭州天价乌木案引发的"国家所有"财产权属的难题是公民个人对国家的不理解与不信任。造成这一难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国家未能满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国家所有"的产权并非真正明晰。真正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国家角色的转换,市民社会的壮大以及产权的清晰界定。
关键词(KeyWords): 财产权;功利主义;国家;乌木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孟融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4.06.01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 [2][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
- [3]王建平.乌木所有权的归属规则与物权立法的制度缺失——以媒体恶炒发现乌木归个人所有为视角[J].当代法学,2013(1):91-97.
- [4]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6.
- [5]程波.论马基雅维里和布丹关于国家存续意义上的“国家理性”和“主权理论”[A].吴玉章,蒋传光.西方法与国家的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
- [6]任剑涛.国家理性:国家禀赋的,或是社会限定的[A].许章润,翟志勇.国家理性[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 [7]宋侃.论福柯的治理术[A].付子堂.经典中的法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177.
- [8]郁建兴.治理与国家建构的张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1):86-93.
- [9]臧姗.社会组织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路径探析[J].菏泽学院学报,2013(6):43-46.
- [10]俞可平.中国治理变迁30年(1978-2008)[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5.
- 1 详细内容参见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生活中的法理”系列论坛(108):《个人与国家:转型中国的财产权之惑——彭州天价乌木案引发的思考》。http://www.legal-theory.org/?mod=info&act=view&id=17941,最后访问时间:2014年7月24日。
- 2 有关于这一问题的分析可以参见王建平:《乌木所有权的归属规则与物权立法的制度缺失——以媒体恶炒发现乌木归个人所有为视角》,载《当代法学》2013年第1期;周辉斌:《“天价乌木案”凸显〈物权法〉适用之惑》,载《时代法学》2013年第2期;王锴:《中国宪法中财产权的理论基础》,载《当代法学》2005年第1期;甘超英:《新中国宪法财产制度的历史回顾》,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4期;等等。
- 3 详细内容参见R.A.Posner,Econonmic Analysis of Law(2 nd editi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77,pp.29-31.转引自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84页。
- 4 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强社会-强国家”模式中的“强国家”并非是指国家权力的强大,而指的是国家能力的强大,国家治理能力、治理水平以及治理体系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