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语借词来看汉英语言接触中的匹配回归机制An Research about the Matching and Returning Mechanisms from the Chinese Borrowing Words in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 Contact
步连增
摘要(Abstract):
借词是当今语言学中的"显学"接触语言学首先研究的重点。汉语借词由原语——英语进入受语——汉语要受到汉语匹配(再匹配)机制和回归机制的约束。这两个机制是建立在形式相似性、内容对应性以及"社会约定俗成"的基础之上的。它们之所以发生作用是语言本身、社会、心理等一系列因素综合制约的结果。从匹配回归角度对汉语借词进行重新分类有利于避免在意译词的归属问题上存在的争论。
关键词(KeyWords): 借词;匹配;再匹配;回归;语言接触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步连增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07.04.03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 [2]曾子凡,温素华.广州话.普通话速查手册[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 [3]饶子才,欧阳觉亚,周无忌.广州话词典[Z].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123.
- [4]许宝华,陶寰.上海方言词典[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 [5]张美景.外来词语言二重性的内部形式维度[J].语言文字应用,2004,(1):120-127.
- [6]霍恩比.牛津高阶双解英汉词典:第四版[Z].石孝殊,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
-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纂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 [8]郑有义.宁夏率先实现农村电影“2131”目标行政村年均放映电影21场[N].人民日报,2001-06-12(2).
- [9]周有光.文字演进的一般规律[C]//现代汉语资料汇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123.
- [10]史有为.外来词———异文化的使者[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257.
- [11]刘志海.叶利钦安度晚年[N].人民日报,2000-02-25(11).
- [12]Buller S.The Macquarie Dictionary of New Words[Z].NSW:The Macquarie Library,1990.
- [13]温宪.格林斯潘美国经济掌舵人[N].人民日报,2000-01-27(7).
- [14]新华社.所谓美舰在东京湾受到“袭击”的谎言引起普遍怀疑约翰逊竭力回避质问窘态毕露不敢否认他曾就美国侵越计划通过“热线”同赫鲁晓夫通过信[N].人民日报,1964-08-10(6).
- [15]吴坤胜.北京城建系统创建“文明窗口”[N].人民日报,2001-1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