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Analysing F.de Saussure's Arbitrariness of Linguistic Sign
苏琦
摘要(Abstract):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在语言学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同时也存在着争议。本文主要通过对任意性的含义、任意性与可论证性关系的论述,指出争议所在,并试图揭示这一理论的内涵,加深对这一理论的理解。
关键词(KeyWords): 索绪尔;任意性;可论证性;关系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苏琦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05.01.01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本文注明页数的引文均出自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03页。
- ②梅耶著,《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中译本),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4页。
- [1]李葆嘉.论语言的可论证性、论证模式及其价值[J].南京:江苏教育学院报(哲社版),1994(2).
- [2]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 [3]罗宾斯著,许德宝等译.简明语言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 [4]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 [5]索振羽.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是正确的[J].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5,(2),北京: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
- [6]许国璋.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3).
- [7]于江海.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词的理据性[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