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儿尾词的运用The Use of Retroflex Words in The Water Margin
汪吾金
摘要(Abstract):
《水浒传》中出现的大量儿尾词,对人物描写等方面起到灵动自然的作用。此类儿尾词与杭州方言有一定的关联度。与相关文献比较表明:可能与水浒故事曾经在杭州的街谈巷语、瓦子勾栏流传有关;与书会才人的创作有关,《水浒传》成书时作者可能在不经意间将其保留下来。
关键词(KeyWords): 儿尾词;杭州方言;人物描写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汪吾金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24.03.01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2] [3] [4] [5] [6]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573、193、48、302、133、133.
- [7][11]汪吾金,马成生.《水浒传》及其作者施耐庵与西溪[C]//中国水浒学会.水浒争鸣(第19 辑).武汉:2023:84-87.
- [8]翁颖萍.从儿缀词看《水浒传》中的杭州方言因素[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6(1):83-89.
- [9]杨子华.“没脚蟹”“没巴臂”“葫芦提”及其他:《水浒》中富有地方特色的宋元杭州方言[J].菏泽学院学报,2011,33(6):67-71.
- [10]杨子华.《水浒传》方言趣谈[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102-107.
- [12]李庆西.《水浒传》杭州方言释例[J].书城,2023(12):7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