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教学方法在高校中的应用On the Application of PAD Class Teaching Method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孙丽平,田爱香,贺民
摘要(Abstract):
对分课堂是以"教师讲授—课下作业—小组讨论—班组讨论"为形式的教学方法,它体现了讲授法、自主学习、讨论法、合作学习四者之间有机、合理的融合。对分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适应了当前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需求,其传播速度和传播规模是非常迅速的。在实践中,作者以对分课堂的基本形式进行弹性化教学,提出了实施对分课堂方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KeyWords): 对分课堂;教学理念;弹性化;实施建议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山东省教育厅课题“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习动力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J14WH55)
作者(Author): 孙丽平,田爱香,贺民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6.06.02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10.
- [2]李惠敏.班级心理氛围、学习责任心与大专生学业倦怠的关系[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3.
- [3]孙丽平,田爱香.大学生元认知与情绪智力的关系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5(3):97-99.
- [4]王佩.高职院校实施素质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0(23):62-63.
- [5]刘铁芳.什么是大学[J].福建论坛,2007(11):95-96.
- [6]罗盛举.什么是大学——论大学的本质特性、核心内涵和物化成果[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3):94-97.
- [7]王佩.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理想模式的构建[J].职教论坛,2009(36):53-55.
- [8]左思路.学校主题教研的实践价值[J].教学与管理,2016(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