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the Sinicization of Buddhism and the Path of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孔德永
摘要(Abstract):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通过主动与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的融合、依托大众日常生活平台和通过简易化的理论表达等途径实现了佛教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民众来说也是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与佛教虽有很大不同,马克思主义需要从理论内容、传播手段、表达形式等借鉴佛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关键词(KeyWords): 佛教中国化;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专项任务项目“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普及经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09JD71002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 孔德永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10.04.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方立天.中国佛教散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 [2]楼宇烈.中国佛教与人文精神[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 [3]户华为.禅宗六祖惠能与佛教中国化[N].光明日报,2006-10-24.
-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 [5]卢培琪,王立胜.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贡献[EB/OL].人民网,2009-04-29.
- [6]觉继,学愚.人间佛教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华书局,2007.
- [7]温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向度的基本原则[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 [8]赖永海.中国佛教与哲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 [10]张铁军.毛泽东谈禅宗六祖慧能[EB/OL].http://cpc.peop le.com.cn 2008-02-13.
- [11]列宁.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 [12]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13]刘安.淮南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9.
- [14]方立天.略论中国佛教的特质[A].儒佛道与传统文化[C].北京:中华书局,1990.
- [15]法海.六祖大师法宝坛经[EB/OL].http://www.foz.cn,2010-04-08.
- [1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 [17]陶文昭.探索适合大众的理论普及形式[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
- [1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