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桂傩面的指符内涵和生态哲思The Symbolic Connotation and Ecological Philosophy of Nuo-Mask Art of Guangdong and Guangxi
陈雪军,陈君宇
摘要(Abstract):
粤桂傩面是承载两广文化信仰的物质实体与情感符号,包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极高的生态伦理价值。粤桂傩面有着独特的造型手段和表情功能,是当地民俗信仰乃至宗教系统中的文化载体和象征符号。粤桂傩面具有多重的指称意义,不仅在民间雕刻艺术领域有独特的文化价值,而且在民俗艺术史上也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KeyWords): 粤桂傩面;物质形态;指符意义;忧思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桂学研究院资助项目(GXKT202102)
作者(Author): 陈雪军,陈君宇
DOI: 10.16393/j.cnki.37-1436/z.2022.04.00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197.
- [2]顾朴光.中国面具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1.
- [3]防城县志编纂委员会.防城县志[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639-651.
- [4]顾乐真.桂林傩文化摭拾[M].南宁:广西艺术研究所民族艺术杂志社,1997:67.
- [5]郑昌时.韩江闻见录[M].吴二持,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1.
- [6]陈志坚.湛江傩舞文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12-15.
- [7]周去非.岭外代答校注[M].杨武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256.
- [8]朱彧,陆游.萍洲可谈:老庵学笔记[M].李伟国,高克勤,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3.
- [9]范成大.桂海虞衡志[M].严沛,校注.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1-115.
- [10]林希元.嘉靖钦州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54.
- [11]徐宝符,李穠.乐昌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23.